标题:正蓝旗林业和草原局关于铲除外来入侵毒害草黄花刺茄(刺萼龙葵)的倡议书 | |||
索引号:11152530MB16339695/2024-00012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林业和草原局 | 信息分类:其他 | ||
概述:正蓝旗林业和草原局关于铲除外来入侵毒害草黄花刺茄(刺萼龙葵)的倡议书 | |||
成文日期:2024-06-18 00:00:00 | 公开日期:2024-06-19 15:42:11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有效 |
正蓝旗林业和草原局关于铲除外来入侵毒害草黄花刺茄(刺萼龙葵)的倡议书
近年我旗境内部分地区发现了外来入侵物种黄花刺茄(刺萼龙葵),主要分布在牧户畜圈和储草棚周围、饮水点附近草场,入侵方式主要是通过牧户从外地购买饲草时携带种子入侵。发现该物种后,旗林业和草原局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到实地查看后进行了铲除并焚烧深埋处理。
黄花刺茄(刺萼龙葵)的特性: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不规则羽状深裂、花黄色、果实球状,叶片、茎、果实均长满尖刺,单株可产种子上万粒,种子具有休眠机制。黄花刺茄(刺萼龙葵)原产新热带区北美洲和美国西南部,目前国内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山西、内蒙古、北京、新疆、河北等地。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生长环境:黄花刺茄(刺萼龙葵)适合生长于各种土壤中,尤其是沙质粘土、砂壤土、淡黑钙土和草甸土中,常见于荒地、过度放牧草地、沙地、农田、路旁、河岸、建筑垃圾等地块,具有高度的危害性,以抢占其他植物的阳光、养料、土壤、水分作为自己生存的基础,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非常强,不但能适应温暖气候,在非常潮湿的耕地上也能生长。而且极耐干旱,蔓延速度很快,即使在牲畜栏里、垃圾堆、建筑垃圾、石头缝中也能生长。
传播途径:仅由种子传播,种子通过风力、水流扩散,也可通过农产品调运、交通运输工具和动物的皮毛及人的衣服携带等途径传播。
主要危害:根据《中国农学通报》载文,根据生物生态学特性、潜在危险及管理控制的难度等特点,对刺萼龙葵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其风险值为86(评估值达到20分就可以确定该物种不可引入,30以上为高风险),属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刺萼龙葵对草场、果园及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具有严重危害;全株具刺,能产生神经毒素茄碱,牲畜食用后会导致中毒,一旦误食会引发严重的肠炎和出血,中毒症状为身体虚弱、呼吸困难、全身颤抖等,死于果实中毒的牲畜常表现为涎水过多的症状;人接触其毛刺后可导致皮肤红肿、搔痒;影响牲畜皮毛的品质;也是我国一类检疫对象马铃薯甲虫和马铃薯金线虫的重要寄主。
防治措施:对点片发生的地块,采用人工铲除的办法,铲除后集中焚烧处理并深埋。对发生面积和密度大的地块,要采用割草机等机械进行防治,以提高防治效率。或采用化学防治,在荒地上,刺萼龙葵幼苗期每亩使用480克/升麦草畏除草剂80毫升,生长期每亩使用410克/升草甘膦悬浮剂或200克/升百草枯水剂200毫升,对水30升喷雾。在玉米田中,刺萼龙葵幼苗期每亩使用40克/升烟嘧磺隆悬浮剂100毫升,对水30升喷雾。
现倡议全旗各苏木镇(场)、管委会通过微信群等各种渠道对农牧民进行广泛宣传,如果有人发现类似植物,应及时向林草部门或农牧部门反映,迅速将其铲除后焚烧深埋,在处理过程中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不慎被其尖刺扎伤立即涂抹消炎水或尽快就医。
旗林业和草原局联系电话:0479-4231808
旗草原工作站联系电话:0479-423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