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总体情况
(一)稳步推进政务信息主动公开
一是准确完整的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今年7月印发了《正蓝旗政务服务局关于落实自治区政务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蓝政办发〔2019〕19号),进一步督促各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正蓝旗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规范依申请公开流程,及时调整更新了旗政府网站内容,重点调整公开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使旗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二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我旗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信息公开,着力做好“放管服”改革领域信息公开,强化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细化财政信息公开。今年通过政府网站发布脱贫攻坚类信息25条、环境保护类信息113条、财政预决算类信息692条、安全生产类信息143条,“放管服”类信息33条。
(二)合理布局依申请公开
一是我旗严格执行依申请公开有关工作制度,并在旗人民政府网站显著位置设置了依申请公开栏目。我旗今年未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年内也未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任何有关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费用。二是年内,我旗未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举报或投诉。三是年内,我旗未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加强政府信息管理
一是正蓝旗政务服务局于2019年1月30日挂牌成立。按照《正蓝旗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蓝党办字〔2019〕1号)要求,旗政府办公室的政务公开职责划转到旗政务服务局,目前实有3名领导,5名工作人员。按照旗政务服务局三定方案分工,建立完善了旗政务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等配套工作制度。二是年初,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完成上报了《正蓝旗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转发了《 正蓝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锡林郭勒盟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第三方评估的通知》( 蓝政办发〔2019〕22号),进一步明确各单位按信息公开工作要求设置工作机构、人员等事项,做到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并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对旗直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培训部署。
(四)完善平台建设
1.汉文网站方面。一是我旗政府汉文网站设置有通知公告、部门动态、旗内要闻、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公众留言等栏目。主要功能是及时发布政务信息、通知公告及依法行政等文件和信息。二是为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目前旗政府只开通了正蓝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按照三定方案,网站的维护管理权责已变更到旗政务服务局,网站管理信息已重新更新、并完成了备案。年内我旗通过旗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各类信息共3164条,其中政务动态信息更新量达1069条、概况类信息90条。
2.蒙文网站建设方面。一是我旗蒙文网站目前由旗政府办翻译中心负责维护管理,网站配备有专职技术人员1名和4名翻译人员,我旗通过制定网站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和规范文稿信息处理流程,严格规定工作人员按照国家保密和信息发布有关规定发布各类蒙古文信息。二是我旗在蒙文网站显著位置推出“牧民之友”、“元上都”、“文化资源”等具有蒙元文化特色的栏目,今年更新文化资源信息296条、牧民之友信息26条、元上都信息6条。三是年内我旗完成了旗政府蒙文网站的备案,规范了蒙文网站的日常管理工作。今年旗蒙文网站共更新信息527条,其中新闻类信息169条。
3.政府公报和政务新媒体建设方面。一是按照上级整体部署,今年我旗在旗人民政府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开设了“政府公报”栏目,并发布各类文件信息47条。二是年内我旗对51个单位建立了政务新媒体管理联系台账,并在2019年度旗直单位绩效考核细则中明确要求各单位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政务新媒体开设整合、内容保障、安全防护、监督管理等工作。今年旗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信息115条。
(五)建立监督保障机制。8月我旗印发了《正蓝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全旗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蓝政办发〔2019〕113号),明确我旗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旗政务公开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旗政务服务局,负责旗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年底我旗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2019年各苏木镇场及旗直单位考核评价体系中,严格落实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且分值权重不低于4%的要求,让监督机制发挥刚性约束作用。我旗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保障经费纳入到了旗政府办公室的经费中。
(六)抓好机关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一是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我旗督促各苏木镇(场)人民政府、各部门解读政策,引导预期。年内,我旗对网传正蓝旗境内自驾车队与当地牧民产生纠纷一事进行核查,并及时的公示了关于正蓝旗境内自驾车活动有关情况的说明。年内发布“鼠疫”防控各类信息22条,转载政策解读类信息49条,回复网民留言68条,旗住建局报备政策解读2次。二是深入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我旗对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的重大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通过听证座谈、网络征集、咨询协商、媒体沟通等多种形式,从决策到执行全过程向社会公布。今年我旗共召开新闻发布会12次,通过政府网站发布4次发布会信息、采用其他方式发布8次。三是积极推动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我旗机构改革完成后对权责清单进行了重新梳理更新,目前行政许可类项目213项,比去年增加了25项,处理决定72项;行政处罚5308项,比去年减少68项,处理决定75项;行政强制216项,比去年减少1项;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819项,比去年增加了66项,处理决定19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8项,政府集中采购81项、4.98亿元。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度新制作数量 |
本年度 新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 总数量 |
|
规章 |
0 |
0 |
0 |
|
规范性文件 |
0 |
0 |
5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188 |
增加25 |
72 |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指行政许可以外的政务服务事项,含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给付、行政征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裁决和其他类) |
753 |
增加66 |
192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5376 |
减少68 |
75 |
|
行政强制 |
217 |
减少1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28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81 |
4.98亿元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
|
|
|
|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
|
|
|
|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
|
|
|
|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
|
|
|
|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
|
|
|
|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
|
|
|
|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
|
|
|
|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
|
|
|
|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
|
|
|
|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
|
|
|
|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
|
|
|
|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
|
|
|
|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
|
|
|
|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
|
|
|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
|
|
|
|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
|
|
|
|
|
0 |
|
2.重复申请 |
|
|
|
|
|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
|
|
|
|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
|
|
|
|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
|
|
|
|
|
0 |
||
(六)其他处理 |
|
|
|
|
|
|
0 |
||
(七)总计 |
|
|
|
|
|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
|
|
|
|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
|
|
|
|
|
|
|
|
|
|
|
|
|
0 |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上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是执行制度时不严、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个别单位对实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工作被动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公开就是公布,公布了也就完事了,对群众的意见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入。
三是政策解读少,转发自国家、自治区政策文件较多,对政策的解读不够。
四是公开内容和形式较单一,个别单位政务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和精准,公开方式较为单一,公开的时效性不强。
五是主动公开意愿不强,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二)改进情况
一是进一步完善旗政务公开工作各项制度,加强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完善各项考核管理细则。
二是认真借鉴和学习兄弟旗县政务公开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努力提高信息公开平台的实用性,把政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严格按照政策解读公开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宣讲解读,提高旗政策解读文件发布数量。
四是转发或制定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细则,使旗政务公开工作有抓手、有参照,尽量做到应公开内容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公开。
五是做好旗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谋划,在监督各单位履行政务公开工作职责的同时,抓好内容管控工作,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督促各单位继续健全工作机构,推进政务公开流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政务公开工作有深度、有广度,真正让群众对公开内容满意。
二是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丰富网站内容,完善政务公开栏目功能,建立在线访谈栏目,丰富网页信息组织方式,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审查,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关切,继续做好三打攻坚战、“放管服”改革、民生等重点领域公开工作。
四是进一步拓展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督促各单位按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文件要求认真梳理本单位涉及的公开信息,遵守国家、自治区、盟行署关于政务公开工作规定,确保公开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特别是对公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公开和解读。
2020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