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优势特色】正蓝旗招商引资投资要素 | |||
索引号: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信息分类: | ||
概述:【优势特色】正蓝旗招商引资投资要素 | |||
成文日期:2023-09-27 15:03:30 | 公开日期:2023-09-27 15:03:30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优势特色】正蓝旗招商引资投资要素
正蓝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南端,内蒙古向南开放的最前沿,面积10182平方公里,辖4个苏木、3个镇、2个国有农牧场,常住人口7.08万人。
一、区位优势
正蓝旗位于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和自治区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高度契合,是距京津冀地区最近的天然草原牧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纯天然“奶罐”“肉库”。
二、交通优势
境内公路总里程1987.761公里,国道G1013线、G207线、G239线、G510线和省道S105线、S304线纵横交错,农村公路四通八达。
境内集通铁路、锡多铁路过境,为融入京津冀、呼包鄂经济圈和国内大市场、大循环提供了便利条件。集通铁路途经内蒙古4个盟市、13个旗县,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也是“蒙煤东运”的重要能源通道。太锡快速铁路2026年开通运行,南起崇礼铁路太子城站,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铁路设计标准为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项目建成后,正蓝旗至北京的铁路通行时间仅需2.5小时,将极大改善正蓝旗出行条件。
正蓝旗新建民用运输机场前期工作持续推进,有望近年形成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
三、资源优势
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1C。全年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蒸发量1896.9毫米。冬季平均积雪期180天左右,全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水资源:内有大小河流21条,湖泊(淖)147处,水面面积110.43平方公里,蓄水量981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31044.37万立方米,可采量13687.78万立方米,矿化度0.5-1克/升。水质优良,无污染。
风光资源:日照时间长,光能充沛,全年日照时数平均在3066.5小时左右,光能可利用小时数达1600小时;年平均风速4.5米/秒,风能可利用小时数最高可达3300小时。
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矿种35余种,96处。褐煤探明储量5.47亿吨,硅石探明储量1000万吨,石英砂探明储量720万吨,钛矿品位4.29%-10.2%,平均8.67%,二氧化碳气田丰度98.45%。
电力资源:全旗电力装机561万千瓦,其中上都电厂一、二、三期装机累计372万千瓦。境内有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变电站各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和35千伏变电站8座共13座。
生态环境:正蓝旗生态环境优良,拥有金莲川草原、浑善达克沙地、乌和尔沁敖包、慧温河、小扎格斯台淖尔等景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应俱全,具备明显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
四、产业园区优势
上都产业园管理范围17.75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7.7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5.4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2.37平方公里。已列入自治区第八批工业循环经济园区,主导产业为现代能源、加工制造业,已与宝昌产业园、明安图产业园整合为锡林郭勒盟承接产业开发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我旗正在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零碳园区”,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五、文旅资源优势
正蓝旗文化旅游比较优势明显,元上都遗址景区成功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列为自治区14个创建全区品牌旅游景区,正在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境内集中了草原、沙地、疏林、湖泊等众多自然景观类型。制定《正蓝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围绕“元上都"“浑善达克”品牌打造,持续推动“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赛事",不断丰富文旅产业消费业态,四季游、全域游的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六、成本优势
(一) 用电价格
(二)用水价格
(三)用地价格
- 七、人才优势
紧扣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现代肉牛全产业链、现代能源经济循环产业链、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治理区、草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建设的人才需求,立足我旗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和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采取灵活方式,引进我旗急需人才30人左右。实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1212计划”,建立百名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培养一批优秀年轻人才作为党政储备人才。畅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渠道,加大公务员招录力度,到2022年底前考录公务员35名以上。积极申报事业考录计划和“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工作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招募需求,留住锡盟生源毕业生、吸引区内外毕业生到我旗工作创业,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现有人才用得好、后备人才储备足的良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