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2024年经济运行分析
2024年,全旗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及时落地实施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全旗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4年,根据旗县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正蓝旗地区生产总值(GDP)为72.09亿元[1],全盟排位第5,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增速排位第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02亿元,排位第7,比上年增长5.6%,增速排位第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5.41亿元,排位第4,比上年增长6.3%,增速排位第7,其中:工业完成31.91亿元,排位第4,比上年增长3.6%,增速排位第10,建筑业完成3.56亿元,排位第5,比上年增长23.1%,增速排位第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66亿元,排位第7,比上年增长5.3%,增速排位第1。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6.4:50:33.6调整为16.7:49.1:34.2,一产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二产降低了0.9个百分点,三产提高了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农牧业生产状况平稳,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2024年,全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97亿元,全盟排位第7,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8%,全盟排位第8。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39.99万亩,同比增长6.95%。其中:粮食作物21.87万亩,粮食产量 4.91 万吨,同比增长23.13%;经济作物18.12万亩,蔬菜产量 5.52 万吨,油料产量 0.27万吨。全旗牲畜存栏预计46.67万头(只),其中:牛存栏21.22万头、羊存栏23.87万只、猪存栏670头;出栏预计32万头(只),其中:牛出栏14.97万头、羊出栏16.63万只、猪出栏820头。
粮食生产平稳,肉类产能逐步恢复,蛋奶菜果供应充足,牛羊等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乡村振兴政策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企业效益不断攀升
2024年,正蓝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全盟排位第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全盟排位第9。
从产业类型看,轻工业有所下降,累计产值占比0.45%,累计产值增速为-26.62%;重工业保持平稳,累计产值占比99.55%,累计产值增速为3.7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稳定,累计产值占比94.25%,累计产值增速为2.9%;非公有工业企业有序增长,累计产值占比5.75%,累计产值增速为15.64%;从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稳定增长,累计产值占比26.21%,累计产值增速为24.43%;大中型企业有所下降,累计产值占比73.79%,累计产值增速为-2.27%;从效益指标看: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9.37亿元,增长1%;营业成本69.35亿元,增长0.3%;营业利润7亿元,增长20.8%。
我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14家,包括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1家,制造业2家,采矿业1家。在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发电量同比实现了0.28%的增长,高钛渣产量同比大幅上升75.04%,萤石粉产量同比增长10.89%,乳制品产量受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同比下降40.32%。
(三)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第一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年下降33.2%。从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占比7.2%,同比增长301.0%,投资主要来源于其他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占比61.6%,同比下降40%,投资主要来源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占比31.2%,同比下降31.1%,投资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占总投资的92.0%,同比下降31.8%,非国有投资占总投资的8.0%,同比下降45.8%;从构成情况看,建筑安装工程占总投资的62.8%,同比增长10.6%;设备工器具购置占总投资的29.9%,同比下降65.5%;其他费用占总投资的7.3%,同比增长15.5%。
房地产本年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82.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0.8%,销售额同比增长59.1%。
2024年新入库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23个,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全旗开复工并产生投资项目59个,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投资主要来源于中船正蓝旗240MW特高压三期风电项目、北方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配套储能项目、唐合新能源上都风电百万千瓦级40万千瓦风电项目、2024年正蓝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二广高速项目等。
(四)市场销售规模基本稳定,农村消费市场较为活跃
2024年,全旗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79万元,全盟排位第3;同比增长2.9%,全盟排位第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8050万元,较上年增长2.8%;农村牧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729万元,较上年增长3.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累计实现114225万元,较上年增长2.1%;餐费收入累计实现24554万元,较上年增长6.4%。
2024年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加力实施,消费市场在新业态新热点带动下实现平稳增长,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特别是四季度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容,效果持续显现,市场销售增速明显回升,促进了经济回升向好。
(五)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稳中趋缓,农村牧区居民收入增长略低于城镇
2024年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21元,同比增长5.4%,增幅高于全盟0.4个百分点,全盟排位第2;消费支出31891元,同比增长7.0%,增幅高于全盟3.6个百分点,全盟排位第1。分城乡地区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54元,同比增长5.4%,增幅高于全盟0.9个百分点,全盟排位第1;消费支出37824元,同比增长2.3%,与全盟持平,全盟排位第6。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36元,同比增长5.3%,低于全盟0.1个百分点,全盟排位第5;消费支出21419元,同比增长7.8%,高于全盟3.0个百分点,全盟排位第1。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77:1,与上年基本持平,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由于2024年牲畜出栏价格以及畜产品价格逐步走低和今冬明春草料储备较为充足,农牧民产生惜售心理,导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略低于城镇居民。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总产值占全旗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5.66%,同比增长2.66%,上拉我旗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5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2%。我旗规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92.22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142.1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3%;风力光伏发电量50.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7%。全旗1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仅有3户,总产值超亿元不足10亿元的有两户,其余9户均不足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能源项目、政府投资项目
2024年全旗开复工并产生投资项目59个,有9个项目为能源类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6.7%,其余各类项目投资体量较小;有30个项目为政府投资类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8%,民间投资、社会投资增长乏力。
三、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二)切实优化企业服务,进一步改善发展软环境
要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盼,在建机制、问需求、送服务中,下足优化软环境功夫,推动多要素聚势赋能,持续提升企业经营主体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技改扩能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在“双招双引”扶持、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等方面下功夫,打通政策惠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总的来看,一年来,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旗上下攻坚克难谋发展、锐意进取谱新篇,全旗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待巩固。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振消费、扩大投资、优化环境、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备注:[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正蓝旗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 68.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