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正蓝旗住建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 |||
索引号:11152530MB16339695/2021-00187 | 发文字号:蓝住建字〔2020〕633号 | ||
发文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信息分类:报告 | ||
概述:正蓝旗住建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 |||
成文日期:2021-07-26 16:08:08 | 公开日期:2021-07-26 16:08:08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有效 |
正蓝旗住建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旗住建局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指导下,按照全盟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各项部署,以突出民生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队伍建设
“围绕住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住建”的工作思路,通过抓党建凝心聚力,激发活力,提升干部职工整体素质。
1、强化制度建设为根本,树立班子新形象。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重点,树立班子新形象,为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按照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健全完善党员教育、“三会一课”等党建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党建管理基础。在全局党员干部中继续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推动学习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制度,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了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
2、强化组织建设,落实党建责任。牢固树立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机关干部职工廉政档案、监察档案,开展人防系统腐败专项治理,针对旗委巡察组指出的4个方面11项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整改率100%,同时结合“四官”和扶贫领域作风问题整治,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行为。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综合分析研判摆在突出位置。
3、坚持服务群众至上,机关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全年共承办旗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19件,全部办结。接待群众来访45批260余人次,受理信访事项29件,化解了6项重点信访案件,为72名农民工协调解决工资63万元,为66户拆迁户解决补偿款161万元,协调思赫腾小区开发商将外挂铁楼梯改为混凝土楼梯,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解决了天赐良缘小区物业、供热二次加压电费及电梯检修维护等问题,使正鑫家园小区长达10年之久的回迁户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同时加强供热、供水、供气等信访问题解决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大大降低了群众上访率。
(二)坚持以民生为主线,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1、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了供热不暖、供水不足、排水不畅、供气不通、出行不便的问题。
在旗委政府领导的有力推动和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 下,投资1.9亿元完成上都镇民营供热企业资产收购,并于9月份完成与上都电厂资产转让,以上都电厂为热源,实现了上都镇284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上都镇北片区供暖不足问题。上都电厂投资1.5亿元,建设首热站2处,配置2台热网加热器,新建换热站4座、改建3座,新建改建一次、二次供热管网21.85公里,具备供热能力675万平米,能够满足我旗未来5—10年的规划供热面积。完成了污水处理厂氮磷工艺升级改造,实现总磷总氮达标排放,建设上都镇供水二次无负压泵站一座,确保城区供水稳定。疏通上都镇排水管道6.6公里,更换污水井井盖257套、雨篦子136套,有效缓解了排水不畅问题;启动了7个小区的供气管网建设,燃气入户464户。对上都镇察哈尔大街罩面4.5万平米,铺装人行道1万平米,路面及人行道修补7200平米,道路划线1.8万平米。
2、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加强绿化、亮化和小区建设。
在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浑善达克生态园栽植樟子松1.2万棵,对各公园、广场、街道等336.03公顷的城区绿化区进行养护。对全旗路灯及湿地公园、敖包希热公园、生态园、忽必烈广场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实施裕丰、名仕嘉园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上都镇正鑫家园小区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66%)、和12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11个)。实施正蓝旗城镇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压缩式中转站1座、购置垃圾收集车2辆。
(三)担使命、聚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扎实开展了脱贫攻坚摸底排查,为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住房安全问题(新建住房12户、维修加固21户),发放补贴资金15.83万元。二是依托嘎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完成了7个苏木镇16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核验。三是协同各苏木镇开展了全旗农村牧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2月底完成农村牧区用作经营的自建房屋和涉及公共服务的房屋摸底调查工作,力争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房屋安全隐患整治。
(四)强化行业监管,确保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把资质审查、开复工程序、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关,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全力推进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年共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检查70次,发现隐患问题36个,已全部整改完毕,申报了自治区级安全标准化工地3处(待审批)。二是持续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资质审查,从严把控商品房预售许可,共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20个,商品房上市2844套,25.89万平米。三是积极探索公租房发展新模式,对1846套公租房、192套经济适用房进行入户普查,出台了《正蓝旗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分配公租房52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67万元,惠及48户,实现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积极解决2038户政策性住房办证问题,年底可完成1230套无争议房屋的不动产权证办理。四是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落实“一金三制”情况、根治欠薪等一系列专项检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数、涉及人数、涉案金额实现“三下降”,住建领域治欠保支形势总体平稳。五是扎实开展住建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开展日常监管的同时,加大了对强揽工程、恶意竞标、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收取保护费、恶意拖欠工人工资等问题线索的摸排,从严打击整治黑恶势力,维护住建领域生产经营健康有序发展。经排查,住建领域安全形势稳定,未发现黑恶势力线索。
(五)深入推进“放管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规范审批行为,压缩审批时限,取消审批事项3项、合并4项、调整3项,将工程审批时限从原先的120个工作日压缩至87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整合多项审批”的模式,年内在线办理施工许可24项、竣工备案2项。同时,水气暖报装工作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已全部入驻审批大厅开展业务。
(六)多举措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按照清欠民营企业欠款工作要求及工作计划,完成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120项工程8802.51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资金短缺方面。一是我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养护资金不足,无防洪排涝、园林绿化专项养护资金,养护方法简单,技术含量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工作经费不足,我局大部分股室承担外出工作任务,经常性下乡,交通经费严重不足。
(二)专业人员不足方面。一是住建局工作任务重,工作人员短缺,全局行政编制8人,工勤人员4人,局属事业单位质监站、供热办、房管办15人,人才引进2人,公益性岗位3人,同工同酬1人,正式职工25人中50岁以上人员10人,环节干部年龄偏大。二是质监、安监、燃气等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致使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三是全旗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自2019年4月23日划转至我局,目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开展困难,急需配备消防相关专业人员。
(三)信访工作方面。信访形势依然严峻,因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多涉及债务纠纷,且信访人不愿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坚持“保持和维护现状,保障民生急需”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主线,结合地方财力情况,实施与居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水、热、气、路、小区改造”建设项目,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努力促进住房建设领域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一是持续优化居住条件。计划投资4500万元,实施上都镇棚户区改造150户;申请中央补助资金4270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处(元府花园B区、国土局家属楼)。二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拟申请一般债券9450万元,实施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排水管网改造,上都镇各小区破损路面修补及地下管网改造、市政及民用建筑给水管道改造等工程;计划投资4500万元,实施正蓝旗污水处理再生水深度循环利用及高效自动化控制改造、上都镇污水管道改扩建、桑根达来镇和哈毕日嘎镇给水建设等城镇给水工程项目;计划投资4495万元,实施上都镇道路罩面及划线、破损沥青路面及人行道维修、地下管网改造、路灯维修维护、道路指示牌安装、市政设施应急抢修、公园广场维修维护等工程。同时,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完成忽必烈广场及各主要街道绿化提升改造工作。三是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窗口,争取供电、通信公用服务审批事项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服务。加强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四是从严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批。从源头上遏制建设工程未规范办理开复工手续、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加大建筑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力度,对施工单位违法发包、转包、分包及挂靠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五是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安全关,通过房地产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存量房网签备案及预售交易资金监管,推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