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标题:正蓝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11152530MB16339695/2025-00002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分类:报告
概述:正蓝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成文日期:2025-01-12 00:00:00 公开日期:2025-01-12 09:27:00 废止日期:——— 有效性:有效
【打印】 【字体: 】 浏览次数:

正蓝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正蓝旗发改委 发布日期: 2025-01-12 09:27

正蓝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51月12日在正蓝旗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正蓝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旗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正蓝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24年全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也是推动实施自治区“六个工程”的重要一年。我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凝心聚力闯新路、进中游,踔厉奋发、勇毅前行。2024年,全力强产业、促投资、提消费,着力稳增长、增质效,经济发展稳步向好,综合实力不断跃升。

(一)坚持转型升级添动能,县域经济的“底盘”更稳

202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5.3亿元、增长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4.7%。三大产业比重为15.2:51.9:3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9.35亿元,下降3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98亿元,增长9%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3.9亿元,增长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9万元、2.84万元,分别增长5%6%

(二)坚持产业结构勤优化产业竞争“底”更

加快推动农牧业现代化步伐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40.93万亩,种植粮食面积22.1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8万吨,粮食产量保持稳中有升。2024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头数达到65.49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33.37万头、小畜存栏32.12万只。牛良改比重、母畜比重、繁成率分别达到96.9%63.2%86%年内完成接产大小畜33.04头只,其中大畜14.44万头、小畜18.6。完成良种牛冷配10万头,其中肉牛9.77万头、奶牛0.6万头。全旗年内出栏牲畜34.76万头只,其中大畜17.1万头,小畜17.66万只。完成奶产量10.8万吨,2家小型挤奶站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2户小作坊提档升级SC企业。加大户繁企育、精深加工扶持力度,引导全旗肉牛核心群、肉牛企业、农牧户积极培育良种肉牛,鼓励24处育肥企业和育肥合作社完成培育育成牛3000头、肉牛育肥5300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78万亩,半农半牧区重点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额完成至6.27万平方米,百屹农牧科技生态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加快推动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成效显著。完成浑善达克沙地治理面积82.97亩,其中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建设任0.6万亩、造林绿化项目0.8万亩、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异地治沙)23.24“蒙冀界”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24.23万亩、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34.1万亩。加快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14户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66.4亿元,增长3.56%其中9户新能源企业全年累计发电50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4.5亿元,增长23.66%发电企业以外的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88亿元,增长28.46%。西贝汇通、鑫鹏建材2家企业荣登2024年自治区“绿色工厂”榜单,实现我旗自治区级绿色工“零”的突破。园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24户,实现产值61亿元。海泰光伏组件项目实现年内签约、落地、投产。胜利至张北特高压外送通道正蓝旗段全线贯通。44户新能源转网电工程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工。中船30万千瓦特高压三期基地、2.8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开工建设蒙新智汇2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落地实施偏远农牧户新能源通电升级工程安装风光互补设备217套。加快推进构建服务业新体系。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13.9亿元,增长3%。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活动310场次,促销额达5896万元,增长44%着力打造文旅活动品牌,百格利生态旅游民宿获评国家乙级民宿,上都湖原生态旅游景区入选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阿吉泰养生园申报2A级景区通过核验。围绕“元上都”“金莲花”“浑善达克”文旅品牌,成功举办金莲花节、蒙古马超级联赛、元宵节系活动、“二月二龙抬头”冰T2拉力赛正蓝旗站、奶酪会客厅搏克月赛、五一康养消费周系列活动、浑善达克沙地越野穿越等系列品牌活动。建立文创产品研发销售新机制,新开发销售金莲花文创产品1217个品类。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项目修缮工程已完工,金莲川草原开发项目投入运营。2024全旗接待游客人数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8亿元,分别增长21%19.9%

坚持扩大投资助增长,提质增效的“后劲”更足

注重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开展招商引“揭榜挂帅”活动,累计揭榜项目31个。5个产业链招商小分队赴10个省市对接23次,对接企业118家,累计对接项目62个,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6个,协议金额188.2亿元,百屹农牧科技生态产业园、易快交投智慧城市交通服务、金呈老年旅居康养中心等7个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全年引进到位资金23亿元。抓好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42个重点项目全部按期开复工建设,上都百万储能、数智草牧业园区、上都电厂储煤场、公益性公墓25个项目年内完工完成投资27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挥政策红利释放发展动能。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自治区预算内资金项目11到位资金1.4亿元。储备专项债项目17个,总投资9.59亿元新增一般债券14,资金3390万元。

(四)持改善民生增福祉,共同富裕的“底子”更实

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全旗城镇新增就业90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5.52%全盟排名第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93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3.37%全盟排名第一。以工代赈、防沙治沙等项目带动农牧民就业2844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精准落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5.5万元。4场招聘会,提供岗位92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6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登记用工需求875人,实现就业320人。全面发展养老事业镇职工、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覆57131人,为2436名高龄老人发放了高龄津贴357.57万元,为1726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101.42万元,为100名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发放了养老补贴9.5万元。为1682360周岁以上老年人代缴意外伤害保险25万元。完成适老化改造任务71户,改扩建苏木镇级养老服务中心2个,嘎查村级养老服务站2个,建设老年人助餐点5个。有效提升办学质量。持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为3所义务教育阶段原民语授课学校补充教师9人。发挥结对共建作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67次,覆盖教师105名。充分发挥督学作用,择优选聘政府督学22名,入校开展各项督导12次。持续开展校园餐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整改完成食品安全制度、食堂经营管理等4个方面36项问题。努力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能力和水平,与内蒙古师大附中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第三小学综合楼项目,第一中学教学综合楼、食堂项目均已竣工验收。着力增进全民健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8584人,参保率达97.01%。医疗资助困难群众参保9709人,减轻群众保费负担204.72万元。建设完成2个旗级重点专科(旗人民医院产科和旗蒙医医院心病科),申2个盟级重点专科(旗人民医院心内科和蒙医医院五疗康复科)。平稳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根据自治区评判,我旗紧密型旗域医共体建设已达到“紧密”标准。持续推进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发展,形成了以中医治疗为主3家卫生院和以蒙医治疗为主的9家卫生院的基层中医药(蒙医药)服务体系,全旗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即将进行挂网招标。

(五)坚持统筹协调促发展,城乡面貌的“底色”更靓

乡村振兴发展卓有成效。下达衔接资金7182.8万元,实施项目24个。2.8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后,年收益资金39万元,惠及监测户130户,带动6个嘎查村的集体经济增收,安排公益性岗位131个。组织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家畜饲养员、直播电商等21期培训班,累计培训脱贫人口688人。为全旗脱贫户发放1354吨全混日粮并落实出栏补贴政策。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8952吨,新建户厕333处。完成“六类人员”住房动态监测录入工作。11户危房改造任务验收完成。4条重点山洪沟、3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城乡生活品质日益提升。“温暖工程”施,6个项目全部完工,实现了20个换热站供回水温度系统监测“访民问暖”行动入户排15908户。发放公租房补贴455.47万元。分配公租房95户,登记保障性住房50户。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上都镇察哈尔大街至滨河南路市政管网改造、侍郎城路及上都大街市政管网改造项目建设完成,蓝都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改造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95%,乃日音希热街给水及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5%,主要道路市政管网改造项目已开工。城乡交通路网织牢织密。二广高速项目运营通车。国510大中修工程项目和桑根达“平改立”涵洞改扩建工程已完工。那日图苏木至扎格斯台苏木旅游路网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完成路基填筑41.1公里,农村牧区、国省干线已完成公路养护168公里,修建砂石路36.36公里。太锡铁路项目稳步推进,正蓝旗站站房、桑根达来北站站房建设工程有序建设。机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预可研报告上报中央军委。我旗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

的来看2024年全旗上下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社会稳中有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矛盾困难依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新动能不够强劲、创新发展基础薄弱、有效投资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领域仍存在诸多短板、安全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压力大。所以,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预期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全盟和旗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干字当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努力在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实施“六个工程”、推进“六个行动”上取得更大进展、作出更大贡献,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按照上述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2025年全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6.9亿元、增长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9.5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25.4亿元、增长4.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07亿元,增长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32.29亿元,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4.32亿元,增长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5.24增长5%。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3.01元,增长6

三、实现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聚力促经济发展,在推动经济提速增长上狠下功夫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稳步向好。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准施策,把握宏观调控时、度、效,加强逆周期调节,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强刺激,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用力。重点围绕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金莲花全产业链发展、光伏治沙等方面谋划项目。因地制宜,针对发展短板,全力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工作,前瞻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贯彻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完成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的增长速度。

(二)聚力抓三大产业,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

一是夯实“基本点”,综合施策稳定农牧业生产。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加强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计划建设3万亩。畜牧产业上继续抓好西门塔尔种牛场、核心群的建设,提高良种比重,加快扩大优质良种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冷配范围和规模,争取2025年肉牛冷配达到10万头。全面落实解决草原过牧和草畜平衡政策要求,科学谋划发展设施农业、舍饲圈养,推广“放牧+补饲”养殖模式,全旗舍饲规模达到9万头。延伸精深加工链条,实现肉羊、肉牛就地加工。着力抓好特色产品品牌培育,力争实现特色农畜产品溢价销售。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桑根达来屠宰加工厂、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厂、农牧科技生态产业园饲料厂项目建设,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华西牛核心育种场资源,推广使用华西牛冻精,扩大华西牛育种群规模。落实奶业振兴相关扶持政策,扶持小作坊建设基础设施设备。坚决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加快推动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任务地块落实、作业设计编制、招投标等工作,确保上级下达的113.87万亩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任务开春开工。加大水利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抢抓政策机遇,计划投资8893万元,推进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山洪沟防洪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工程二是选好“突破点”,积极挖掘工业企业增长后劲。围绕我旗主导产业,聚焦优势产业链,推动海泰光伏组件项目稳健运行达效,2025年产值争取达到5亿元,带动就业150稳步推进工业园区服务发展建设,强化规上工业企业运行调度,争取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稳定增长。持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调度,继续跟踪上都电厂固废利用情况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企业入驻,积极包装固废利用项目,发展固废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引导西贝汇通、富洋建材等优质企业积极申报创新型企业,力争年内申报创新型企业12户。持续开展“绿色工”培育创建,力促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对标“发力点”,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组织旗内各大超市、电、汽车销售等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通过“网上年货节”、节日促销、会员日等方式进一步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培育发展进出口企业,积极支持对外贸易,组织牛羊肉、奶食品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打响正蓝旗牛羊肉、奶食品品牌名声。拓宽境外经贸合作交流渠道,力争进出口贸易额突破200万元。协助企业开展金莲花文旅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多样化发展。举办好金莲花节、察干伊德文化节、草原马拉松、浑善达克冬季那达慕等品牌活动。结合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围绕保护、宣教、研学等内容,开发实施生态保护及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元上都马苑、元上都草原影视城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元上都遗址”为核心,辐射精品草原旅游带、串联全域旅游环线的发展格局,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2025年接待游客数增长12.7%以上,实现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

聚力抓项目投资,在夯实县域经济基础上狠下功夫

一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统筹调动全旗招商力量和各行业领域资源要素,招引“高大上”和集聚效应高的项目,力争秀起铁合金、朝阳装备制造、中发马铃薯加工等项目尽快落地、建成、达效。全年计划对接企业(机构)70家以上,完成签约20家,引进到位资金增长10%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高质高效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持续完善周调度工作机制,制定项目手续办理清单,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动态项目库,2025年谋划盟级重点项目12个、旗级重点项目25个,力争完成年度投资30亿元以上三是有效争取政策资金。精准把握政策机遇,主动对标谋产业、谋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补短板、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进一步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真正把每一个事项细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储备中央预算内、自治区预算内各类资金项目57个,资金需求18亿元。

聚力抓民生福祉,在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上狠下功夫

一是尽力保障民生,深化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对困难群众保障资金的争取力度,做好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调整。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易返贫致贫人口等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预计47007000人纳入低保户,260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480670余人纳入低保边缘户。计划建设3个苏木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个嘎查村级养老服务站,完善旗、苏木镇、嘎查村级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稳定扩大就业,切实把稳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深入推进创业、促进就业,抓好就业帮扶,认真落实好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重点做好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通过技能培训班、零工市场“上都生活广场”创行动等多种方式带动创业就业。计划发放创业贷款550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5200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3%以上。三是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做好高中起始阶段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准备工作。着重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上下功夫,发挥好结对共建作用,助推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扎实推动第三中学新建综合楼项目,第二小学体育馆、室外配套设施项目,第二小学宿舍楼、食堂和报告厅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投用。四是提升医疗质量,深入实施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格落实“三重保障”待遇政策,加大力度推进生育津贴“免申即享”“互联网+医保服务”。坚持信息系统改造升级,持续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力争70%的苏木镇场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的基本标准,推动桑根达来镇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那日图苏木、赛音胡都嘎苏木(中心)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全方位提升基层卫生院诊疗水平。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将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打造成旗重点专科,申报血液透析科为盟重点专科。

聚力抓城乡建设,在构建宜居城市架构上狠下功夫

一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计划实施满足农牧民需求、有效带动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落实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配齐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推进户厕建设,健全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运维管护机制。持续提升帮扶产业规模,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增加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2025年计划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守底线补短板等210个项目,涉及衔接资金6512万元。二是扎实推进城镇更新,营造宜业宜居环境。计划投资2.85亿元申报实施上都镇金莲川大街市政管网改造,上都镇东部区域市政管网改造,桑根达来镇巴音塔拉社区供热管网改造,上都镇餐厨垃圾及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乌日图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焚烧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三是扎实推进交通建设,优化城乡交通脉络。序时推进那日图苏木至扎格斯台苏木旅游路网提质改造工程,复工复产后完成面层施工,确保早日建成通车。计划修建扎格斯台至五分场穿沙公路、巴彦杭盖至朝鲁图穿沙公路、元上都草原影视城至多伦一家河旅游公路。积极争取农村牧区公路养护工程。对接协调中铁电气化局,努力完成太锡铁路建设任务。做好“企业助力交通”公路养护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提质提效运输服务,满足人民出行新需求。

各位代表,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站在蓄势待发的新起点,我们要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快马加鞭勇争先的工作干劲,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加紧奋斗!

名词解释

1.户繁企育:指养殖户负责饲养基础母牛和交售犊牛,企业负责犊牛回收和集中育肥的合作养殖模式。

2.紧密型医共体: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建立的医疗联合体,强化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建立医共体内人员柔性流动、双向交流机制。

3.六类人员:指的是“监测户、低保户、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特困供养户、重病重残户”六类人员。

4.平改立:指铁路与公路在平地上的交叉改为上跨桥式、下穿涵洞式或改移道路式的交叉。

5.两件大事:指内蒙古自治区要完成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6.三重保障:指的是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

7.互联网+医保服务: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医疗保险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医疗保险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服务模式。

 

正蓝旗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长者
模式
智能
问答
政策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