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毕日嘎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5日     来源:哈毕日嘎镇人民政府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关于哈毕日嘎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为持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打造整洁优美人居环境年初以来多次召开春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村庄清洁春季战役会议及重点工作部署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等内容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与各村(社区)签订了环境卫生整治责任书,常态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四清”(清理垃圾、清扫道路、清除杂物、清洁环境),努力实现“五化”(净化、美化、绿化、制度化、常态化),最终达到“五美”(家美、院美、村美、风尚美、心里美)。

积极宣传,引导全民参与。通过召开动员会等形式,认真广泛宣传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积分制、清单制实施,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广告”乱贴乱写等不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镇上下营造共同推动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良好局面。

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每周五确定为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集中力量全镇 20个村及 1 个社区的房前屋后、垃圾沟渠、垃圾集中点,镇政府前后,207国道,510国道,哈毕日嘎镇沿街商铺“门前四包”区域进行拉网式清理。

二、工作取得成效

采取“包保责任、发动群众、组建队伍、点上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村(社区)、驻镇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人大代表和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了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一是镇中心区公路沿线、街道、建筑工地、企业厂区、沿街商铺等城镇环境持续整治,定期清理,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有专人维护管理,各经营主体及沿街商铺基本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镇容秩序明显好转。二是各村、社区各小组主干道周边、房前屋后、屋内庭院逐步解决白色垃圾、沟渠杂物、污水沟、垃圾池乱堆乱放等问题,部分农村聘请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垃圾清扫、保洁、收运、处置,河道、铁路沿线等地垃圾定期清、有人管,生活垃圾“上山下乡”和焚烧现象得到遏制,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逐步实现部分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治清洁。三是镇域内207国道、510国道、海张高速以及蓝宝线等主要道路周边环境进行定时清理,白色垃圾、生活杂物得到有效整治,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三、现阶段突出问题

一方面是传统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步伐。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瓶颈。一是农村道路状况不佳,缺乏标准化正规化的道路养护,与新农村发展环境极不协调,村组的道路薄,经不住载重卡车的碾压,道路寿命较短。二是农村人口持续萎缩。村组布局不合理是过去遗留的老问题,农村人口萎缩比例失衡是新状况,村组数量不减,但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村里长期居住的以老年人居多。三是人畜分离项目普及度不够,农村人畜杂居影响了农村整体形象。过去,农村畜禽大多是村组外散养,圈养的不多,现在很多村民则是利用闲置不用的仓房改圈,庭院成阑,禽畜与居民杂居,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四缺少垃圾清理资金以及清运配套设施,解决生活垃圾的回收转运及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可逃避的一环。

另一方面是维护意识尚有不足,长效性整治成为挑战。一是因村内缺少青壮劳动力,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处于欠发达状态,很难有盈余用于为村民服务。而村民经济收入少的时候,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就弱,整治资金缺口若无有效填补,村民的关键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会变得较有难度。二是宣传流于形式,不够深入,宣传的权威性不够。我们悬挂了很多横幅,张贴了很多标语,提出了“门前三包”“整治六乱”等口号,口号复杂,难以刻进群众的心中,记忆点不强。三是缺乏奖惩制度,对于维护意识较差的村民需要适当采用奖惩措施,提高维护意愿。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工作,按照“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旗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分类,统一收集、转运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结合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工程,对荒山荒坡荒滩开展植树绿化,并对农田防护林开展建设和修复工作。将“积分制”“红黑榜”等现有治理模式相结合,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时,通过庭院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实现“双提升”。

哈毕日嘎镇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正蓝旗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长者
模式
智能
问答
政策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