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正蓝旗司法局党组关于2024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 |||
索引号:11152530MB16339695/2025-00002 | 发文字号:蓝司党组发〔2024〕15号 | ||
发文机构:司法局 | 信息分类:报告 | ||
概述:正蓝旗司法局党组关于2024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 |||
成文日期:2025-02-19 16:59:24 | 公开日期:2025-02-19 16:58:31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有效 |
正蓝旗司法局党组关于2024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正蓝旗司法局党组
关于2024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旗委:
今年以来,在旗委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正蓝旗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抓好人民调解、普法宣传、行政执法监督等重点工作,认真履行司法行政职能,有力推动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现将司法局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政治功能。一是认真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抓实党纪学习教育,把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的建设工作与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年初对全年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充分利用三务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党员活动室等载体,及时发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组织决策决议、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重要信息,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截至目前,共开展党组学习27次,集中学习49次,专题研讨8次。
(二)注重高效整合协调,精准施策于全面依法治旗核心环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党的领导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组织召开正蓝旗委全面依法治旗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系统谋划推进法治建设重点任务。二是发挥依法治旗办统筹协调职能,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工程。研究制发《正蓝旗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涵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方面51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具体落实举措和责任单位,为各苏木镇(场)、各单位推进诚信建设工程提供了具体指导。截至目前,已完成49项,2项持续推进中。其中政务领域涉及17项,完成15项,未完成2项,完成率88%;商务领域涉及10项,完成10项,完成率100%;社会领域涉及10项,完成10项,完成率100%;司法公信领域涉及14项,完成14项,完成率100%。
(三)以依法行政为基石,力促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新高度。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通过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的纠错功能,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截至目前,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5件,受理前撤回行政复议申请10件,纠错率6%,较上年减少14%,和解率36%,较上年增加23.5%。强化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效果,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应诉9件,出庭应诉率100%。二是扎实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行政执法证件清理,清理行政执法证件36个,完成编制梳理各苏木镇承接自治区赋权行政执法权力清单,联合旗检察院对食品药品、医疗保障等14个重点执法领域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并联合旗依法治旗办对各苏木镇、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法治督察,共发出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11份。三是推行“柔性执法”,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引导行政执法人员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梳理、公布柔性执法“六张清单”,今年以来各苏木镇、各执法部门办理“首违免罚”案件1335件,轻微违法免于处罚6202件,从轻处罚21件,减轻处罚5件。发挥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试点作用,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行为。对部分苏木镇、行政执法部门2023年以来结案的46个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活动,助力行政执法更加规范。今年以来,在重点领域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4次,提出行政执法建议20余条。四是强化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举办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3次,全旗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等工作人员共计260余人参训。
(四)着眼于民众福祉,力求将公共法律服务提升至新水平。一是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合现有的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台融合”平台应用工作。2024年以来,共提供公共法律服务336次。二是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坚持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总目标,突出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及社会矛盾多发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联合旗教育局、内蒙古傲赢律师事务所积极打造“模拟法庭”进校园普法活动新品牌。2024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81场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22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组织律师开展“模拟法庭”3场,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百名律师进校园”“法律进企业”等宣传活动23场次。三是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抓实法律援助惠民生工作,聚焦退役军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新业态快递从业者等重点人群,拓展服务网络,建立“绿色通道”,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截至目前,全旗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74件,其中受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84件,办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法律帮助案件45件,解答咨询和代书95人次,挽回经济损失约262.15万元。四是扎实推进公证服务开展。深化公证“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公证行业党建工作,推行“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上门服务等,简化流程,提速增效,为民众提供优质公证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公证事项426件,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
(五)突出和谐有序,推动基层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果。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调解领域,强化各部门协作联动,积极推进“四所一庭”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和矛盾纠纷的联排、联防、联调,做好“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和“访调对接”,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智慧调解”新模式,充分利用“智慧司法”云视频功能,推行线上调解,2024年线上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件,节省当事人往返、诉讼成本20000余元,助力矛盾纠纷高效、便捷化解。截至目前,全旗各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80次,调处成功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07件,涉及金额747.55万元,调处成功率100%。二是规范刑罚执行,严格落实“两类人员”日常监管制度。实行日报告制度,通过手机正行通APP、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系统的定位,进行信息化核查,全面掌握辖区矫正对象动态,保证矫正对象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三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督促各司法所始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执法、落实帮扶措施,在“元旦”“春节”、全国两会等重大时间节点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及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的排查走访,预防脱漏管、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及再犯罪风险、重大网络舆情风险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截至目前,共开展社区矫正走访排查210余人次,个别谈话400余人次,信息化核查57200余人次(核查签到及定位轨迹)。四是推进精准教育帮扶。积极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入矫教育、集中教育,组织矫正对象每月集中学习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教育工作,增强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坚持严管细帮,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团体辅导、游戏等方式,疏导心理情绪、纠正行为偏差,对有心理困扰的社区矫正对象,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辅导。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教育12次,心理辅导4次,公益劳动4次。全旗48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92名安置帮教人员整体可控、安全稳定。
(六)荣誉获得情况
2024年2月,正蓝旗司法局被锡盟司法局评为“2023年度全盟司法行政工作绩效考评优胜单位”。正蓝旗2023年度依法治旗工作在全面依法治盟年终考核中取得全盟第三名。2024年11月,正蓝旗司法局党支部被盟委组织部评为“2024年全盟坚强堡垒支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建设还有不足。干部队伍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还不够高,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干事创业劲头还不足,工作缺乏创新亮点。
(二)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尽管年轻干部具有较高学历,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但从知识结构看,熟悉行政的多,熟悉实际业务的少;从工作实践看,缺乏基层经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部分基层干部重业务、轻理论,缺少系统的政治理论体系,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认识不深,经验不足,导致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履职专业能力不强。在基层年轻干部能力构架中,干部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良莠不齐,甚至在用人之际“青黄不接”,不能满足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因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我旗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增长迅速,案件涉及部门较多,涉及法律较广,对复议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新要求。但目前我旗仅有一人专职从事行政复议工作,且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经验不足,对于以前未受理过的案件类型,不能游刃有余办理。
(四)刑满释放人员监管有难度。少数安置帮教人员虽然户籍地在本地,但是本人外出就业或是在外地购房居住,很少回户籍地,联系及走访其本人困难,只能通过电话侧面了解情况,无法采取实际的管控举措,实施帮教和监管的难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25年,正蓝旗司法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正蓝旗、法治正蓝旗”的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旗和司法行政工作,为正蓝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一)聚焦法治保障,统筹推进依法治旗
1.加强依法治旗统筹协调。抓好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规划、意见的贯彻落实。结合我旗实际,科学谋划2025年全面依法治旗工作,制定出台2025年全面依法治旗工作要点。筹备召开依法治旗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推进依法治旗工作,做好2024年依法治旗考核工作。
2.加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组织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法律服务。
(二)聚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制定我旗法治政府建设2025年工作计划。深入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统筹协调、规范保障、督促指导作用,强化行政执法队伍资格管理、培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部门行政裁量权基准备案审查,动态完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强化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高质量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化平台信息录入工作,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健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
2.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持续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充分规范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指导意见》,继续保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规范出庭应诉行为。
3.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有效应用“三台融合”实体平台。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百名律师进校园”活动。抓好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深化法治乡村建设。二是深入贯彻《内蒙古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持续落实“四所一庭”联调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处于排查化解矛盾的最前沿的优势,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和精细化解活动,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继续深入各嘎查(村)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化解;进一步推行“线上调解”,着力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效能,力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100%。三是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支持公证业务拓展创新,全面推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度,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在减证、便民、增速上下更大功夫。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贯彻实施,深化“法援惠民生”行动。
(三)聚焦社会稳定,加强特殊人员管控
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依法加强分类管理,做实个案矫正,实现精准教育。加强社区矫正政法大数据平台刑事案件线上流转,加强社区矫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管控措施,继续强化心理帮扶,提升矫治成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树立恢复性司法理念,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低保、临时救助、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为社区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正蓝旗司法局党组
202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