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渡“更年期”,中医有妙招!
56岁的詹女士近来因出现绝经、莫名烦躁、失眠、潮热等症状前来医院中医科就诊,经过医生详细的诊疗,最终诊断其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等内分泌发生变化而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女性进入更年期,而她们中的绝大部分女性正在遭受因更年期而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的困扰。
(一)临床症状:包括躯体和心境两组症状。
1.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器官萎缩,血管运动不稳定和不规则月经出血。
泌尿生殖器官萎缩涉及外阴、阴道、子宫内膜、子宫、宫颈、卵巢和乳腺。
血管运动症状以潮热和夜间出汗为主。潮热是突然出现的暂时温热感觉,由暖热到酷热,传布到整个身体,特别是胸部、面颊和头部,伴脸发红,出汗且常继之以寒战,在一些病例可有心悸和焦虑。潮热时少数妇女体验到眩晕和软弱。有些在潮热前有 5-60秒的前驱感觉,包括焦虑、刺痛和头重。潮热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发作次数因人而异,常无因可循,但心理应激,湿热气候,食用咖啡、乙醇或一些饮料食品可促发。潮热在月经不规律之前即出现的占比10%,潮热发生于即将停止行经时的占比50%,约20%的妇女在月经停止后的4年仍有潮热。潮热妇女往往多伴有失眠,由于潮热而睡眠不良者,白天常表现易激惹和疲劳。
不规则月经出血。一些妇女可发展功能不良性子宫出血(指出血来自子宫内膜,而并非由于子宫内膜发生新生物或内科疾病引起)或不排卵性子宫出血,其特征是不规则月经周期(子宫出血),月经间期小量出血和延长的月经周期(月经过多)以及闭经发作。
2.心境症状:主要为轻型抑郁和焦虑。
该病在中医属于“绝经前后诸证”,常发生于七七之年,以肾虚为本,治疗上注重滋肾益阴,佐以扶阳,调养冲任,充养天葵,平调肾中阴阳。中医辨证分: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阴阳两虚证。
(二)治疗:
西医常用激素替代疗法。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有中药滋养肾阴、温阳扶肾、阴阳双补等治疗方法。
中医物理治疗:
耳针:选择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脾、肾等相关穴位压豆;
穴位贴敷:肝俞、肾俞、关元、命门、三阴交等穴进行贴敷;
中药浴:对伴有躯体不适者,还可进行中药浴,起理气经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