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察干伊德文化与察干伊德文化产业
正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盟的最南端,是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区。正蓝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曾是大元王朝的龙兴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美丽富饶的正蓝旗,是一片博大神奇的净土,正蓝旗是蒙元文化发祥地、察哈尔民俗文化典型代表、中国蒙古语标准音示范基地和“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之乡”,也是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纳·赛音朝克图的家乡。
作为察干伊德文化之乡,早在大元及清朝时期,这里就是皇室的奶食品供应基地。清朝时在这里专设牛群,为皇宫提供精品奶食。满清时代,继续传承元朝宫廷奶食品加工制作技艺及供应办法。察哈尔八旗是清皇室加工奶食品的基地,其奶豆腐是指定向清宫廷进贡的奶食品。作为皇宫近卫军的察哈尔人,制做奶食品的工艺高超,口味新鲜,颜色洁白,形态美观,图案生动,品种多样,即可食用,也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形成了独特的奶食品文化,从而使察哈尔奶食品闻名于世。当今的正蓝旗奶食品堪称察哈尔奶食中的珍品。正蓝旗奶食品主要成分是乳、油、糖等,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添热量、健脾开胃、延年益寿之功效,享有“蓝旗奶食甲天下”的美誉。
蒙古族称奶食品为白食,蒙古语称察干伊德,意思是纯洁、崇高的奶食品。依托广阔的天然牧场,蒙古族的畜牧业从古到今一直都比较发达,蒙古族人民在广袤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食畜肉、饮畜奶而生,在游牧生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蒙古族独特的游牧文化艺术,饮食文化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蒙古饮食文化是蒙古族在游牧生活的基础上根据四季特色发展起来的,蒙古帝国建成后把各部落优秀的传统奶食品加制作方法进行集中,宫廷奶食文化逐步形成。在元朝,宫廷里的奶食种类逐渐增加,加工工艺逐步提高,营养价值更加丰富。为保障宫廷奶食供应,还专门养殖白黑色的马群,数量达一万多匹,而且每年8月份在元上都宫廷举办隆重的“马奶酒”节以及那达慕活动。满清时代,继续传承元朝宫廷奶食品加工制作技术及供应办法。察哈尔八旗是清皇室加工奶食品的基地,其奶豆腐是指定向清宫廷进贡的奶食品。作为皇宫近卫军的察哈尔人,制做奶食品的工艺高超,口味新鲜,颜色洁白,形态美观,图案生动,品种多样,即可食用,也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形成了独特的奶食品文化,从而使察哈尔奶食品闻名于世。正蓝旗传统察干伊德文化,秉承了大元帝国时期上都饮食文化的传统,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其民间传统的奶食品加工工艺独特,品种繁多,在内蒙古自治区传统乳制品加工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围绕加工和食用奶食品,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传统礼仪、民歌、谚语、祝赞词、民间故事以及禁忌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正蓝旗特点的察干伊德文化氛围。
畜牧业是我旗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畜牧养殖是正蓝旗的支柱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主要乳制品是奶粉、液态奶。蒙古族传统奶食品中奶豆腐、奶皮、嚼口、黄油、奶酒等都是内蒙古地区独有的特色能量食品,在国内没有同类食品。作为当地的民族特色产品,以其特有的风味、较高营养价值和较长的保质期,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强化了挖掘和推广察干伊德,发展奶食文化产业的工作力度,奶食行业已成为全旗“发展快、潜力大、效益佳”的优势产业。随着正蓝旗民族文化强旗建设的深入,正蓝旗涌现出了一批奶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形成了以上都镇为中心,辐射各苏木镇的奶制品生产和销售网络,实现了奶食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推动了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正蓝旗从2006年开始,已举办了十届奶食节,以奶食节为媒介,搭建了让世人了解正蓝旗传统奶食产业,让正蓝旗传统奶制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平台。在连续举办的十届“察哈尔奶食节”上,邀请临近旗县代表队参加,组织奶食表演队、奶食品及制作工艺展示和“察哈尔奶食品评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嘉宾和全国各大媒体记者的目光,素有“皇家奶食”之美誉的察哈尔奶食品令大家赞叹不已。“察哈尔奶食节”的成功举办,为弘扬我旗的“察干伊德文化”,打造察哈尔奶食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发掘了宫庭御制奶食文化及蒙餐文化,规范了奶食生产和销售行为,提升和扩大了正蓝旗奶食品牌的影响力,极大地提高了正蓝旗的知名度。
为了推动我旗奶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旗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从事奶食品行业生产经营,从中谋求发展,并逐渐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我旗的奶食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以上都镇为中心,辐射其它苏木镇场,涌现出了西贝、长虹、腾格里塔拉、杭哈拉、萨拉沁、蒙元都、利民等规模化奶食品加工企业8家,奶食品销售点、小型奶食品加工点10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生产奶食品达40余种,全旗奶食品年产量450万公斤,每年奶食品交易额达到4000万元以上,解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1800余人。奶食品行业的兴起,同时也带动了我旗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如今,我旗奶食系列产品在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100多个旅游区、80多家大型超市和蒙古、日本及部分东欧国家广泛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2007年8月,自治区民协正式命名正蓝旗为内蒙古自治区“察干伊德文化之乡”;2011年6月份,我旗被命名为“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传承基地”。正蓝旗察干伊德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盟级传承人3人,旗及传承人4人。
我旗奶食品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因为一些主管或客观原因,现在我旗奶食品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奶食事业健康发展的阻力和因素,比如:目前我旗奶食品从业队伍还不够健全,企业规模不大,市场规范化建设力度不够,资金短缺等,而且还有个别人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市场恶意竞争的现象,即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又影响了整个正蓝旗奶食产品的名声。这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我旗奶食品行业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组织开辟更大的市场和对外宣传工作方面的力度,重点在上都镇建设以传统奶食品制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园区,加大重点项目力度,打造品牌,将我旗的传统奶食文化以及奶食产业化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我旗申请注册了《蓝旗奶食》商标,下一步开始使用此商标。以商标授权的方式保护蓝旗奶食。注册的此商标既能代表蓝旗奶食,同时也能让消费者一眼识别真假奶食品。旗政府和奶食协会通过媒体大量宣传蓝旗奶食以及申请的商标。让消费者了解只有在包装上有蓝旗奶食商标的奶食品才是真正的蓝旗奶食。今年我旗将跟国际慢食协会合作,为树立“蓝旗奶食”标准,打造正蓝旗奶食优质、绿色的品牌形象,将合作举办“元上都国际奶食节”活动。